不读书就焦虑的日

  通过微信指数可以了解某个关键词分别在7日、30日、90日的流行度表现,通过其指数波动情况,我们甚至可以预判出某个关键词在未来近阶段的表现情况。这种是顽强,接下来还是要不断学习人家在打仗过程中的经验、教训,包括用科学的方式去管理,科学的方式组建团队,这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。十块钱放在这里,你的十块钱跟他的十块钱没什么差别,要想很多奇招、妙招,长期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很重要的。后来吃完就回去了,(当时)问了一下他们不肯卖,因为是人家的碗。中国分散在各地的商户,过去方式是没有效率的,如何通过互联网方式、产品的方式解决它?这都是我们产品经理要思考的,这些事情我们不断地反思,不断地推他,告诉他你应该这样走这样做,同时对科技的创新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张。这跟我们的初衷很像,我们都是理科生,当时因为黑客精神,看一些硅谷的东西想去创业,想要去打破常规。也最后打动了像Joe蔡总他们的团队。记得有一次,我们在香港开董事会,我们两个人晚上很晚约了出去吃宵夜,具体的地方我忘记了。  张颖:这个分享还是很棒的,这句话我也很喜欢。只不过作为一个企业来说,怎么把这些东西复制出来,让更多人知道。  创新在我们团队,是对于自动化对效率极度的痴迷,如果能用机器做坚决不用人。  企业想通过互联网营销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,销售更多的产品

这其中,估值回归的可能性很大。2014年恰逢阿里巴巴成功IPO,孙正义可以拿出大笔现金投资小米。  很多人都忘了,总觉得雷军是风口论的发明者,是新兴互联网行业的代表。  小米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很少用BAT出身的高管。  天才一点的学霸型创业者,如雷军和周鸿祎这个水平的。  所以现在雷军回头去回忆2014,大概是痛并快乐的。  只能说现在的雷老板真是和气生财。  雷军在历史转折期间答错的题,可能比答对的这道更贵,毕竟目前小米估值腰斩的说法甚嚣尘上。微博上黑小米的段子,都会以“耍猴艺术哪家强,小米雷军黎万强”开头,就像台湾当年的标语“反共抗俄”,“反攻大陆”后面必有一句“杀朱拔毛”。抗战曾经是八年,现在是十四年,以后是几年要靠民主集中制决定并且一着不慎,甚至连从头来过的机会都没有。所以我觉得做内容这个东西,如果想做大公司,或者是超级公司的话,没有方向焦虑是不可能的。

  测试期的成功给了李宇很大信心。  第二家风投公司Powerlaw给出来了2200万欧的估值。  从融资顾问转型成为职业风投,一年的时间,签了5份投资条款书,我现在想说一句话:作为一名风投在谈判桌上出现,没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糟糕的了。所以,即便是上面最好的情况,所有商业计划都执行的非常到位,下一轮融资都非常成问题。 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,如果是作为风投出现在谈判桌上,其美好的感觉急转直下,其原因是纠结在公司估值上面。  那么对于SaSSy公司来说,这三种路径都分别意味着什么呢?  在交割之后,SaSSy的创始人会看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多了一大笔钱。在创业早期,不管你是高估值,还是低估值,你在B轮融资上失败的概率高达90%,而你的公司估值既可以是500万欧,也可以高到2200万欧。  一次性交易的商业模式:  电子商务/移动电子商务:0.5-1倍的交易额  交易平台:1-2倍的交易额  服务:0.5-1倍的收入  授权许可:1-2倍的成交量  硬件:1-3倍的收入  广告科技/媒体/工作招募平台(反正就是跟推广有关的商业模式):1-2倍的交易额  其他的变量:增长率、利润率、CM、产品技术壁垒、国际上的知名度、行业内的垄断/领导地位  经常性收入的商业模式  SaaS:5-7倍的收入  变量:增长率